河南省 2 0 1 0 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全真卷 (使用范围:普通中专 教师资格)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 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 0 分) 1.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 近代教育立法以来最早出现的教育部门法是(D) A、教育法 B、教师法 C、职业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 3.组织学生到工作、生活现场,通过观察、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班级授课形式是(C) A、个别教学 B、实地教学 C、现场教学 D、实验教学 4. 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B)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5.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D)。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6. 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学者是(A)。 A.奥苏贝尔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7.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A)。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8.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D) A、基础 B、中心环节 C、延续 D、补充和辅助 9.“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C)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0.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A)。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11.近代教育立法以来最早出现的教育部门法是(D) A、教育法 B、教师法 C、职业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 12. 美国 20世纪 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形成了(C) A、白板说 B、成败归因理论 C、微格教学 D、马斯洛需求理论 13. 教材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B) A、难点 B、重点 C、关键点 D、疑点 1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被称为(C) A、课堂提问 B、课堂对话 C、课堂倾听 D、课堂板书 15. 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D)。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16.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