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道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我国中小河道淤积现象比较普遍,河道原有的调蓄洪水和防灾减灾的能力有所减弱。近几年国家加强了中小河道和农村河道的治理力度,其中清淤工程作为主要措施被广泛实施。以江苏省为例,在2003—2014 年期间,已投资超过 40 亿元进行河道清淤,累计清淤量超过 35 亿 m3。 目前河道清淤已经从过去的仅以提高河道防洪、排涝和灌溉能力[2]的传统水利工程目标向生态水利目标拓展,也就是说在很多河道清淤工程的目标中都含有减少河道内源污染,为河道水质改善提供保障的工程目的。 历史上,农村河道的清淤工程多是基于人工体力劳作的方式来完成,而大型清淤装备、清淤船只也基本上是为了港口、航道或大江大河的大规模疏浚工程而建造,无法进入中小河道进行施工,因 此 中小河流 清淤工程一 般 没 有非 常 合 适 的清淤装备进行施工。与 农村河道清淤相 关 的另 一 个 问 题 就是淤泥的处理问 题 。过去农村河道广泛存 在“ 挖 河泥” 的冬 季 作业 ,并 有将 挖 出 来的河泥进行沤 肥 后 作为肥 料 使 用 的习 惯 ,这 种 习 惯 很自 然 地 解 决 了淤泥的去向问 题 。而现在由 于乡 镇 企 业 的发 展导 致 了一 些 农村河道遭 受 了工业 污水排放 的污染,而农村生活 方式的变 化 也使 得 一 些 小型工业 废 弃 物 、生活 垃 圾 被弃 置 于河道之 中。由 于这 些 原因 ,一 些 河泥成为“ 污泥” ,其性 质不 再 适 宜 直 接 还 田 或经过沤 肥 后 作为肥 料 使 用 。另 一 方面 ,农业 生产 中化 肥 的使 用 越 来越 普遍,也使 得 原先 用 河泥沤 制 的肥 料 逐 渐 丧 失 了需 求 。 过去我国在航道、港口和大规模的内河疏浚工程较多,形 成了相 应 的技术方法和机 械 设备。“ 十 五 ” 期间,围 绕 河湖 治理时 底 泥中污染物 的去除 问 题 开 展了较多的“ 环 保清淤” 工程,即 ,指 将 河湖 底 泥中聚 集 的污染物 通 过清淤方式移 出 湖 泊 、河流 的工程。环 保清淤与 工程清淤的差 异 在于清淤的底 泥厚 度很薄 ,比如 太 湖 环 保清淤工程其底 泥为20~ 40cm 的居 多,因 此 ,对 清淤设 备本身 的定 位 、操 作系 统的精 度要求 很高。太 湖 、滇 池 等 富 营 养 化 湖 泊 都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