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疗 肾 病 的 一些名方验方! 【加味神芎导水汤】 【来源】何炎燊,《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川芎12 克,黑丑20 克,大黄(后下)、黄芩各 15克,黄连 10 克,薄荷 9 克,滑石、苏叶各 30 克,鲜崩大碗 500 克(绞汁)。 【用法】每日 1 剂,上药加水1200 毫升、煎煮药得 300 毫升,入大黄,微火煮沸 3 分钟,去渣。另将鲜崩大碗温开水洗数遍,捣烂后绞取汁约 200 毫升左右,和药液混匀,1日分 3 次服,神昏痉厥者鼻饲给药。 【功用】荡涤浊邪,泻热行水,降低血中非蛋白氮。 【方解】刘河间制神芎丸,本治男女老幼一切热证及痰饮酒食停积。王肯堂更名为神芎导水丸,用治水邪久渍、内外俱实、二便闭涩之症。余则加入苏叶、鲜崩大碗,改为汤剂。此方大旨乃攻实邪,为急则治标之法。因为急慢性肾衰发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血中过高的氮质,就是中医所说的“邪”。邪一日不去则正一日不安。故用大黄、黑丑荡涤实邪、推陈致新;黄芩、黄连清热解毒;滑石通调水道;又用川芎,薄荷宣行气血,以通其壅塞。诸药合而为剂,攻邪之力甚猛。然毕竟不若舟车,浚川诸方之险峻。故刘河间说,服用此方,“得二便通调,结滞自去,不动脏腑,有益无损”。现又在原方基础上,加苏叶、鲜崩大碗,降血氮之力更大。《金匮》用苏叶解鱼蟹毒,历代医家多有验证。崩大碗即《本经》所教之“积雪草”,主治“大热恶疮,痈疽”,广东农村用之解救钩吻中毒。解放前,氯霉素尚未问世之时有民间铃医用鲜崩大碗捣汁内服,救治肠伤寒毒血症严重者多效。故纳此两药于神芎导水汤中,相得益彰。 【主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加减】神昏加安宫牛黄丸 1 粒;咯血、衄血,加白茅根60 克,黑栀子 15 克;呕逆不止,加竹茹 18 克,半夏 9 克;水邪射肺、喘急不得息,加葶苈子 30 克,桑白皮 15 克;闭尿不通,加川牛膝 15 克,地龙 12 克;热盛动风、头痛眩晕抽搐,加羚羊角 9 克,钩藤 15 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近年经治尿毒症78 例,血氮下降率 96.1%,改善症状。所治存活 5 年以上者已有6例。 【宁元散】 【来源】盛国荣,《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西洋参、川三七、鸡内金、琥珀、珍珠粉各 10 克,麝香 0.3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调匀、贮瓶备用,勿泄气。每次服2 克,日服2~3 次。可用温开水送服。 【功用】解毒强心,利尿安神,活血祛瘀。 【方解】《景岳全书》认为本病为肺脾肾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