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务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严峻的形势 1999 年以来,全国高校普遍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才从扩招前中国 18 岁至 22 岁适龄青年比例的 4%,提高到 23%。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急速增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与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的结果,大学生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大学生的增长速度过快,就出现了资源的闲置。从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国家经济的增长带来国家对各方面的投资建设,其中也包括高等教育,国家力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因此,经济增长带来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继续投资,直接的表现就是高校的扩招,从国家的出发点来说,这是好的。但是,在这些对教育投资的同时,他带来的问题是社会目前无法良好的消化吸收新增加的人才资源,在没有解决新增的人才资源情况下,社会每年都要面对新的毕业生大军,这些人中将有更多的资源被闲置,更多的人处于待业状态。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和迫切。 那么在这个问题中,高校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高校应该是一个熔炉,给了你一大批优秀的可造之材,通过高校这个大熔炉的锻造,将变成什么样的成品,这些成品是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这都是高校要把握和负责的。因此,明确三者之间的联系,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结构、高校的培养模式与社会的需求是存在较大差距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有对立统一规律。同样的,对于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需求来说也是对立统一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将这种对立转化为统一的时候,一定要达到供需平衡。而达不到供需平衡就是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大学生对社会应该做出怎样的贡献,这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的,只有匹配了这种社会需求,大学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顺利就业。可是目前来说,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社会需求还是有着很大的偏差。大学生在大学里不注意培养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