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概论》课程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3 分,共30 分): 1.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 A.关系、舆论、形象 B.公关状态、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C.组织、公众、传播沟通 D.公关实务、传播沟通、公关观念 2.“公共关系之父”是指( B ) A.巴纳姆 B.维·李 C.爱德华·伯尼斯 D.卡特利普 3.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是( D ) A.《原则宣言》 B.《公众舆论的形成》 C.《公共关系学》 D.《有效的公共关系》 4. 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 ( A ) 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 5. 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 ( D ) A. 个体公众 B. 组织公众 C. 内部公众 D. 外部公众 6.一个组织最糟糕的状态是( D )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7.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 ( D ) A. 自尊需要 B. 胜任需要 C. 成就需要 D. 优势需要 8.“一窝蜂”现象指的是 ( A ) A. 流行 B. 流言 C. 时髦 D. 时狂 9.公关部门具有较大的沟通权限,可以直接与最高行政长官沟通,并代表最高行政长官与其他部门沟通,直接进入决策,同时又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组织内设公关机构模式是( C )。 A.部门隶属型 B.部门并列型 C.高层领导直属型 D.公共关系委员会 10.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作 ( D ) A.定型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二.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30 分): 1.公共关系:P5 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这是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格鲁尼格教授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根据传播管理说建立的。 2.公众:P14 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所共同构成的。公众总是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关。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对象、客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3.霍夫兰的说服模式:P143 他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 4.公共关系公司:P77 又称公共关系顾问公司或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它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