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单项选择题 1.19 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C)的形式出现的。C.工厂立法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 1802 年(A)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A.英国 3.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C)。C.19 世纪上半叶 4.国际劳动组织成立于(C)。C.1919 年 5.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B)。B.《国际劳工标准》 6.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国之一,其参与的时间是(D)。D.1919 年巴黎和会 7.下列关于劳动法上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D.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8.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于(B)。B.15 周岁 9.根据法律规定,不可以招收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单位是(B)。B.边远地区企业 10.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A.劳动法律事实 11.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B.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 第二章劳动法的地位、体系和基本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C)。C.19 世纪初 2.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根源在于()。B.国家对雇用关系的干预 3.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 19 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传统()中独立出来的。A.民法 4.劳动合同法属于下列哪项劳动法律制度()。D.劳动关系协调法 5.工资法属于下列哪项劳动法律制度()。B.劳动标准法 6.我国(包括香港、澳门等地区)劳动法渊源表现形式有()。D.既有成文法的形式又有判例法形式 7.在劳动法的渊源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B.宪法 8.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A.宪法 9.下列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各种理解中,正确的是()。A.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宪法 第三章劳动就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D.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2.下列各项中关于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兼具营利性与公益性的特征 3.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A.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4.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健康歧视,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B.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 5.特殊就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