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手术治疗之前需要一个评估过程,癫痫手术前的评估时非常重要的,癫痫外科治疗的发展,为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其中 80%的患者可以通过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但仍有大约 20%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成为难治性癫痫。 1886 年,Victor Horsley 在伦敦皇家外科医院所完成的第一例脑肿瘤所致的症状性癫痫手术是现代癫痫外科的起源,随之掀起了癫痫外科治疗的第一次高潮,但是当时的手术成功率有限,死亡率性也比较高。 20 世纪初,苯巴比妥应用于癫痫治疗获得成功,开创了现代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先河,外科手术也被暂时放到一边。 20 世纪 40 年代,脑电图出现后帮助人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癫痫发病部位,掀起了毒病外科治疗的第二次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监测技术有限,对癫痫病理机制的认识仍很不全面,并未收到埋想的疗效,外科治疗再趺陷入低潮。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对癫痫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理解以及神经电生理技术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展,癫痫外科治疗有了飞跃发展,目前全世界已成立了多家癫痫外科中心。在难治性癫痫中至少有半数病人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或再联合药物治疗达到控制发作的目的。近20 年来,我国的癫痫外科手术治疗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癫痫手术前的评估有哪些手段?术前的评估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癫痫灶的定位 癫痫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对癫痫灶进行准确定位。就定位而言,需要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任何单项检查均难以准确定位。常用的检查疗法包括脑电图、结构神经影像学、功能性神经影像学检查等,必要时做颅内电极监测。临床上常常发现神经电生理学、结构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不相一致,因而对于癫痫致痫灶的准确定位仍然比较困难和棘手。如果仅根据某一项检查结果盲目来确定手术的部位 及范围则有失严谨,严重者导致手术失败甚至严重并发症。 因此,癫痫源的精确定位,仍然是一个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研究的方向是需要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学、结构/功能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等方面做出完善的检查、细致的甄别,对以上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以术后疗效作为癫痫源定位是否精确的最终评价标准。 1 . 脑电图检查(EEG):脑电图检查是术前评估最重要的方面。对绝大多数的患者来讲,除了需要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需要住院进行更详细的脑电图检查,帮助确定癫痫病灶部位。主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