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2.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发明精神和()A.道德品质B.强健体魄C.实践能力D.发明能力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定向学生提出问题,规定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措施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试验法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规定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规定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 .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宠爱型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B.二C.三D.四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如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测和汇报,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长处或价值作出()A.判断B.诊断C.评估D.评分12.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重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目前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14.20 世纪后来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鼓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讨教师对的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发明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剪发展的关系17.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