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必考题型《规律探索》分类专题练习类型一 数式规律1。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命题,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可理解为:设一尺长的木棍,第一天折断二分之一,其长为尺,第二天再折断二分之一,其长为尺,…,第 n 天折断二分之一后得到的木棍长应为________尺.2. 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 9 行从左至右第 5 个数是________.第 2 题图【解析】由图形可知,第 n 行最终一种数为=,∴第 8 行最终一种数为==6,则第 9 行从左至右第 5 个数是=.3. 观测下列有关自然数的式子:第一种式子:4×12-12 ①第二个式子:4×22-32 ②第三个式子:4×32-52 ③…根据上述规律,则第个式子的值是______.8075 【解析】 4×12-12=3①,4×22-32=7②,4×32-52=11③,…,4n2-(2n-1)2=4n-1,∴第个式子的值是 4×-1=8075.4. 将数 1 个 1,2 个,3 个,…,n 个(n 为正整数)顺次排成一列:1,,,,,,…,,,…,记 a1=1,a2=,a3=,…,S1=a1,S2=a1+a2,S3=a1+a2+a3,…,Sn=a1+a2+…+an,则 S=________.63 【解析】根据题意,将该数列分组,1 个 1 的和为 1,2 个的和为 1,3 个的和为 1,…; 1+2+3+…+63=个数,则第个数为 64 个的第 3 个数,则此数列中,S=1×63+3×=63。类型二 图形规律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 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 换 成 △ OA2B2 , 第 三 次 将 △ OA2B2 变 换 成 △ OA3B3 , … , 已 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观测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的变化,按照变换规律,则点 An的坐标是________.第 5 题图(2n,3) 【解析】 A(1,3),A1(2,3),A2(4,3),A3(8,3),…,∴纵坐标不变,为 3,横坐标都和 2 有关,为 2n,即点 An 的坐标是(2n,3).6。 如图,把正方形铁片 OABC 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 A 的坐标为(3,0),点 P(1,2)在正方形铁片上,将正方形铁片绕其右下角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第一次旋转至图①位置,第二次旋转至图②位置,…,则正方形铁片持续旋转次后,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第 6 题图(6058,1) 【解析】 铁片 OABC 为正方形,A(3,0),P(1,2),∴正方形铁片OABC 的边长为 3,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