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过程一般是等温或近似等温过程,相变过程中伴有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这部分能量称为相变潜热 ,利用相变过程的这一特点开发了许多相变储能材料。与显热储能材料相比,潜热储能材料不仅能量密度较高 ,而且所用装置简单、体积小、设计灵活、使用方便且易于管理。另外 ,它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即这类材料在相变储能过程中,材料近似恒温,可以以此来控制体系的温度。利用储能材料储能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 ,在能源、航天、军事 农业、建筑、化工、冶金等领域展示出十分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前景 ,储热材料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形式一般可分为四类 :固— 固相变 、固— 液相变、液— 气相变和固— 气相变 。由于后两种相变过程中有大量气体,相变物质的体积变化很大,因此,尽管这两类相变过程中的相变潜热很大,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少被选用。与此相反 ,固— 固相变由于体积变化小,对容器要求低 (容器密封性、强度无需很高) ,往往是实际应用中希望采用的相变类型 。有时为了应用需要 ,几种相变类型可同时采用 。 相变储能材料按相变温度的范围分为高温(大于 250 ℃) 中温 ( 100~250 ℃ )和低温 ( 小于 100 ℃) 储能材料; 按材料的组成成分又可分为无机类、有机类 (包括高分子类 ) 及无机、有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相变材料是由多成份构成的,包括主储热剂、相变点调整剂、防过冷剂、防相分离剂、相变促进剂等组成。 1 、相变储能材料的机理 相变材料从液态向固态转变时,要经历物理状态的变化。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 材料要从环境中吸热,反之,向环境放热。在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可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热,发生相变的温度范围很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大量相变热转移到环境中时,产生了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该温度平台的出现,体了恒温时间的延长,并可与显热和绝缘材料区分开(绝缘材料只提供热温度变化梯度)。相变材料在热循环时,储存或释放显热。 相变材料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 ,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以冰一水相变的过程为例,对相变材料在相变时所吸收的潜 以及普通加热条件下所吸收的热量作一 比较:当冰熔解时,吸收 335j/g的潜热,当水进一步加热,温度每升高1℃,它只吸收大约4j/g 的能量。因此 ,由冰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