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作权法 【案例分析】 赵某是李某的学生。某日赵某绘制了一幅《蟹》,投给当地一家晚报,被发表并署名赵某。李某发现这幅画与自己几天前创作的《肥蟹图》在构思、布局和用墨上几乎相同,只是多画了一只蟹。于是李某以赵某和晚报社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二被告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 赵某辩称:该画虽是临摹李老师的作品,但自己是李某的学生,风格上不能摆脱李某的影响,且自己的作品与李某的不完全相同,故不属侵权。 分析: 临摹是指临摹人通过对被临摹作品的观察、体会、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以一定方法和技巧,力图逼真地再现原作品的外在形态和内存精神活动。 如果临摹过程中加入了临摹者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和改进,则与原作存在差异,构成著作权法所要求的独创性,属于临摹作品。但临摹作品毕竟是基于原作品产生的,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原作品的著作权。 如果临摹的结果仅仅是再现了原作品的外在形态,没有体现临摹者自己的独创性,则只能表明临摹者技艺高超,但不符合著作权法保护的要求。 【是抄袭还是模仿】 1996 年海南出版社出版了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在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作家、评论家指责《马桥词典》是照搬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的《哈扎尔词典》。该作品发表在1984 年的《外国文艺》上,描述欧洲一个古老部族哈扎尔的消灭历程。《马桥词典》讲述了湖南省马桥小镇平民百姓的传奇故事。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内容不同,但都以词条的形式表现其内容。 分析: 模仿,指仿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人在掌握语言、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创作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自觉仿效先进的榜样。 抄袭,一般理解为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以或多或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式,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 【中小学生作文抄袭是否侵权】 2005 年重庆高考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因“抄袭” 江西南昌《微型小说选刊》2004 年第 9 期曾刊发过题为《我是一只想死的鼠》的小说,而引起公众讨论。 经对比,两者相同部分达 90%以上。前者有 24 个自然段,后者有 19 个自然段。两篇文章 标 题 只 一 字 之 差 。 两者 有 近 20 处 不 同 , 但 不 同 之 处 字 数 相 差 不 到 50 字 。 这种现象不在少数。现在学校强调应试教育,老师经常让学生背诵课文或课外读物,许多学生会把所背诵的文章平移到考试中去,但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