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 形 的 五种折叠方法 折叠问题的实质是轴对称问题,折叠原理实际上是图形的全等问题,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的连线被折痕垂直平分。 矩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矩形的性质又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并且具有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特有性质,它不仅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且还是轴对称图形.所以矩形的折叠问题是中考热点问题,并且折叠的方法不同,问题不同,给参加中考的考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困境,为了让参加中考的孩子们轻松应考,先把矩形的折叠问题进行总结一下. 一.沿对角线折叠 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OABC 的两边 OA、OC 分别落在 x 轴,y 轴上,且 OA=4,0C=3。如图,将△OAB 沿对角线 OB 翻折得到△OBN,ON 与 AB 交于点 M。(1)判断△OBM 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并求出△OBM 的面积 (2)求 MN 的长. 【分析】由矩形性质可知,AB=OC=3,BC=OA=4, ∠COA=∠OAB=90°OA∥BC 所以∠AOB=∠MBO 根据折叠原理得∠AOB=∠MOB,所以∠MBO=∠MOB,∴MB=MO 所以△OBM 是等腰三角形, 二.折一角,使直角顶点到对边 例 2.如图,OABC 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O 为原点,点 A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点 C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OA=5,OC=4.在OC 边上取一点D,将纸片沿AD 翻折,使点O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则点D 的坐标是 . 【分析】折叠原理知,AE=AO=5,AB=OC=4,OD=ED 由勾股先求得BE=3,∴CE=2,然后设OD=x,则CD=4-x 在Rt△DCE 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D 的长,然后就得到点D 的坐标。 练习: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点D 落在BC 边上点F 处,已知AB=8,BC=10,则EC 的长是 。 (这道题目先求BF 的长,再求CF 的长,然后再勾股定理) 练习2.如图,矩形纸片ABCD,若把△ABE 沿折痕BE 上折叠,使A 点恰好落在CD 上,此时,AE:ED=5:3,BE=55 ,求矩形的长和宽。 【分析】 练习3.如图,将矩形ABCD 沿AE 折叠,使点D 落 在BC 边上的F 点处 (1)若∠BAF=60°,求∠EAF 的度数 (2)若AB=6cm,AD=10cm,求线段 CE 的长和 △AEF 的 面积 BCADEF三.折叠矩形的对角,使对角的顶点重合,求折痕的长 例3: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现将A、C 重合,使纸片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1)连结CF,四边形AECF 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为什么? (2)若AB=4cm ,AD=8cm ,你能求出线段BE 及折痕EF 的长吗? (3)求△A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