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2 章 矿井储量与生产能力(模板1) 2.1 井田境界及储量 2.1.1 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的走向长度为8km,井田境界的倾斜宽度为3.5km,井田境界的井田面积为28km²。(还应该以大断层等地质条件给出井田边界的描述 ) 2.1.2 储量 根据储量计算公式:Q=S·H·D/cosα可得出井田内的地质储量以及井田内的工业储量。本设计井田面积为28km2,井田内包含五层煤,第一层煤厚3.5m,第二层煤厚2.7m,第三层煤厚3.2m,第四层煤厚4m,第五层煤厚1.6m煤层总厚15m,煤层倾角12°。 658917049112331152793125612.)cos(.)cos(容重煤厚井田面积井田工业储量 t 4.578985960井田边界损失煤柱工业储量矿井设计储量 t 井田边界损失煤柱=10184531.2 t 巷道保护煤柱=9655966.4 t 采区保护煤柱=77794497 t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16008484.5 t 区段保护煤柱=5053221.5 t 两个风井保护煤柱=2397981 t 75%两个风井保护煤柱区段保护煤柱带区保护煤柱巷道保护煤柱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5351056857. t 2.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 2.2.1 矿井工作制度 设计年工作日:年设计工作日为300天,四班作业,班工作时数:六个小时,“四六”交叉。 2.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Mt/a,日产量8280t/d,本矿井设计为年产3Mt,为现代大型矿井,矿井设计服务年限70 年,由于选择了靠近工业广场的煤层作为首采区,其距离井底车场较近,所以本矿井预计在三年内可以达到设计产量,且超产的可能性较大。 第2 章 矿井储量与生产能力(模板2 ) 2.1 井田境界及储量 2.1.1 井田境界 2.1.2 储量 1.矿井地质储量:勘探(精查)报告提供的储量,包括“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2.矿井工业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 三级储量,A、B、C 三级储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 3.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 4.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的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1]。 截至 2005 年9 月 30 日,东海煤矿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煤炭资源储量总量3 67. 64Mt(气煤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