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的编写、审查和认定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项目的性质,把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分为: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和地下水资源勘查四种类型,各种类项目应分别按照《矿产资源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编写要求》、《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和《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的要求编写设计。 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成果指标主要体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2)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 (3)新发现矿产地; (4)可供普查的矿产地; (5)可供详查的矿产地。 设计中涉及的主要目标应与上述指标吻合。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相当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所划分四个工作阶段中的预查阶段及其前期工作。由于全国地质工作程度差别很大,这一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两个阶段,两阶段所针对的工作区、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都有较大区别。 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是指对工作程度较低的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地区,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踏勘、区域化探扫面和少量 2 地表工程揭露,圈定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成矿远景区的工作。其工作目标是: (1)初步查明工作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 (2)圈定成矿远景区,并划分其类别。 (3)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进行总体评估,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 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充分收集工作区内已有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包括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已有矿点、矿化点资料,配合遥感解译工作,编制区域中小比例尺(1∶20万—1∶50万)地质矿产草图。 2、编制工作设计。 3、开展野外工作:(1)野外踏勘检查,进行地质、物探、化探等典型剖面测量和地质路线调查;(2)根据工作程度和实际地质情况,开展 1∶20万—1∶50万化探扫面工作;(3)对已知矿化点和物化探异常进行野外检查,编制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4)通过少量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测试,初步了解其矿化特征和成矿远景。 4、开展综合研究:利用 GIS技术,对取得的成果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修编区域地质矿产图;进行成矿单元划分和成矿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