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课题研究方案永康小学美术高级教师陈俊一、开展本土资源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课题研究背景(一)小学美术新课标的解读美术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中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在价值观上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依靠学生。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在互相交融中寻求理性与情感的协调,让她们能够更多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对立。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打开我们的视野,把对教科书的关注转移到自然、生活、社会、世界和人本身上来,使课程的空间增大。创新与发展的课程实施观。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真正有效的作用,让她们从原有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共同成为教学的主人。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体现科学和开放的精神,使所有的人都能够分享多样化而不是单一化的管理和决策。(二)学校教育追求特色的需要永康小学是小榄镇一所执着追求落实素质教育的省一级优质小学,学校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素质教育强校”为办学理念,美术教育工作是学校的办学的追求。永康小学有着非常优越的美术教育教学园地的硬件及软件设施设备。学校是“中山市儿童水墨画特色项目学校”以项目品牌作为龙头,带动全校师生的进行美术修养提升,营造“文化永康,墨香永康”的学校美育文化。(三)师资生源基础现状的优势学校有一支专业水平高,教育教学能力强,团队精神好的美术教师队伍。有专业的国画教师 2 名,综合美术教师 1 名。如何使他们能够成为有着优秀的个人技能、不断钻研的教学品质以及实效的训练策略的水墨画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化成长,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四)课题开展的必要性水墨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国粹,在中小学教育传承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自新课标实施以来,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问题。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由于人文精神的介入,文化语境在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使得美术课堂越发精彩。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文化语境所带来的美术课堂教学革命史空前的,也是多元的。美术课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所以我们在研究儿童水墨的同时把地方文化与美术课堂进行对接,使得学生在学习水墨画的同时了解地域的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