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1 安全保证体系 为使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以期获得更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现场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体系的建立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措施。 安全保证体系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职责分工,以及对体系有计划、不间断地检查审核和持续改进,有序地、协调一致的处理体系的安全事务,从而保持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体系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环节有效运行。 安全管理目标是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的主导,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是:杜绝死亡、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杜绝设备、管线、消防事故;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下,创“省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遵守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方面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安全管理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明确到各部门、各岗 位 ,确保使施工现场每 个 人 员 正 确理解并 明确目标要求 ,自觉 关心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做 好本部门、本岗 位 的工作 ,以确保工程项 目部安全管理目标落 到实处。 安全保证体系以项 目经理为项 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 人 ,对安全生产负 全面领 导责任 。项 目经理贯彻执 行国 家 有关安全生产的政 策 和法规,全面负 责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项 目主任 工程师 或 技术负 责人 根 据 工程特 点 制定 各项 安全技术方案 ,督 促 检查计划、措施的实施,决定和解决安全技术问题;现场设专业安全工程师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全设施验收,负责向各施工队进行安全交底和日常检查工作,严格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控制,检查、督促操作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记录。各施工队设专业安全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日常交底和施工中的巡查,掌握安全动态,发现事故隐患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制止违章作业,严格安全纪律。体系中的各级人员职责分明,各负其责,对检查结果及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消除隐患。 安全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教育培训、采购、分包方、施工现场及事故隐患的控制。在进行各级经济承包时,必须明确各项安全生产指标。各职能部门做好横向联系,做好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配合协调工作。 做好安全施工教育培训工作,对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施工前安全上岗教育培训,学习执行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和施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