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碾沟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碾沟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1页
1/18
碾沟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2页
2/18
碾沟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3页
3/18
山西省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 隐 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 地测防治水中心 2014 年 5 月 19 日 编写单位:山西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 矿 长:王卫平 总工程师:冯巨才 地测副总工程师:闫左锋 编 写 人:潘文龙 审 核:尹永胜 提交时间:2 0 1 4 年 5 月 山西省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 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 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三十条至第三十八条的内容要求,我矿由地测防治水中心牵头,组织了生产、安监、通风、监理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矿区实际,结合一些专业鉴定机构和有资质部门编写出的各种报告,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井田范围内及矿井周边区域客观存在的不能直接辨识的能给采掘活动造成影响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统称。 二、地质构造普查 井田构造形态受区域性构造碾底断层、碾底向斜、碾底背斜、黄岭断层的影响,其地层总体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即北东向,在此基础上发育有垂直于区域构造方向的次一级褶曲构造,地层倾角一般5°~12°,井田西南部陷落柱较为发育。 1.褶曲 井田内褶曲构造不甚发育,仅发育次级褶曲及更次一级的波状起伏。 ( 1) S1背斜,以NW 向贯穿井田西南部,两翼倾角基本对称,为9°左右,已被井下采掘工程所控制。 ( 2) S2向斜,位于井田东北部,轴向NW,与S1背斜呈现平行展布,两翼倾角基本对称,为7°左右,已被井下采掘工 程所控制。 ( 3) S3向斜:位于井田东部,为涧沟向斜和后窑背斜的西部末端,轴向北东,两翼倾角5°左右,沿NE75°方向向北东井入南峪井田。 2.断层 井田东部原平口煤矿,断层较少,仅在北部边沿发育有明窑沟断层。断层倾向SE,倾角为80°,落差一般为3-15m,断层上、下盘地层均为上石盒子组下段,地面断点清晰,对井田煤层破坏不大。 碾底断层:为区域性构造,正断层,走向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75°左右,落差5-50m,沿井田北部穿过,将井田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黄岭断层:位于井田西南部边缘,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5°左右,落差2.5-15m。 3. 岩浆岩及陷落柱 井田未发现岩浆岩,本井田构造简单。 井田内陷落柱发育,少数地面露头可见,多数为井下揭露,分布无明显规律。陷落柱多呈椭圆或圆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碾沟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