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湾深水航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 .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福州港福清湾深水航道工程。 项目性质:航道新建工程项目。 工程位于福建福清湾东北口门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6′7″ ,北纬25°41′46″ 。推荐施工方案包括疏浚工程、炸礁工程、航标工程和锚地工程。工程疏浚总量 136.907 万 m 3;水下炸礁工程量为10.138 万 m 3;新设置锚地一处(水域面积为1m 2);新抛灯浮 13 具,拆除旧灯浮 2 具,新建灯桩 3 座,改造移位旧灯浮 1 具,移位旧灯浮 2 具。 工程施工期:推荐方案疏浚工程施工期约为18 个月;炸礁工程需在 14 个月之内完成;航标工程总工期为1 个月。工程总工期按 19 个月控制。 工程总投资按 9162.09 万元控制。 1 .2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 .2 .1 水文动力环境 (1 ) 水文动力环境保护目标 水文动力环境的主要保护目标是福清湾松下港区的已建或在建的港口及辅助设施,并须确保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水文动力环境改变不会影响上述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 (2 ) 水文动力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本评价选取了潮汐、波浪、潮流和泥沙来源等指标作为水文动力环境的现状评价因子。结果表明,拟建工程海域具有潮差大、潮流强、风浪大的特点;本海区为半日潮流区,潮型为正规半日潮,潮流具有往复流的性质,且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该海区泥沙主要来源于湾内外的崖岸及岛礁的侵蚀、剥蚀物、部分陆域的水土流失以及强劲海流对海底的掏蚀,且具有沿松下港区向福清湾内部运动的趋势。 (3 ) 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本评价在福清湾7 个疏浚区内设置了 29 个考察点,利用二维正压深度平均流动力模型,研究预测了工程实施对工程所在海域水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前后涨落潮过程平均流速流向和最大流速流向几乎未发生明显变化,因而工程的实施对工程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影响较小。 1 .2 .2 海洋地貌与冲淤环境 (1 ) 海洋地貌与冲淤环境保护目标 海洋地貌与冲淤环境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同样为福清湾松下港区的已建或在建的港口及辅助设施。 (2 ) 海洋地貌与冲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次评价根据福建省港航勘测设计中心2005 年4 月在拟定航道和锚地区的水下地形测图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92899 部队2005 年5 月的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探测资料,分别调查了康宏码头水域、鑫海码头海域、元洪码头二期工程海域、航道区以及新建锚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并分析了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