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维 新 运 动 到 清 末 新 政 时 期 的 教 育 一 、 维 新 教 育 的 渐 次 推 进 1.早 期 改 良 派 的 教 育 主 张 早 期 改 良 派 是 19 世 纪 70 年 代 后 逐 渐 形 成 的 一 个 思 想 群 体 。他 们 都 把 改 革 封 建 传 统 教 育制 度 , 培 养 新 型 人 才 作 为 实 现 整 体 改 革 方 案 的 基 础 , 他 们 在 文 化 教 育 上 的 主 张 大 致 可 归 结 为如 下 几 个 方 面 : ( 1) 全 面 学 习 西 学 早 期 改 良 派 将 近 代 向 西 方 学 习 的 思 想 推 进 了 一 步 , 认 为 西 学 的 内 容 非 常 丰 富 , 要 求 扩 大向 西 方 学 习 的 规 模 和 领 域 , 深 化 学 习 的 层 次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 早 期 改 良 派 是 用 人 类 整 体 文 化的 观 念 来 考 虑 中 学 和 西 学 的 关 系 , 认 为 一 个 国 家 的 政 教 法 度 应 该 择 善而从, 不应 该 有古今、中 外、 华夷的 区分, 完全 突破了 民族文 化 本位观 念 。 ( 2) 改 革 科举制 度 科举制 度 受到 了 早 期 改 良 派 的 批判, 但并未遭到 彻底否定 。 早 期 改 良 派 仍主 张 保留科举制 度 的 形 态, 甚至在 他 们 设计近 代 学 制 时 还考 虑 到 与科举制 度 接轨。 ( 3) 建 立近 代 学 制 在 早 期 改 良 派 中 , 较早 勾画出中 国 近 代 学 制 轮廓的 是 郑观 应 。 他 提出仿照西 方 学 制 设立小学 、 中 学 、 大 学 的 三级学 制 系 统 , 大 、 中 、 小学 均采取班级授课的 形 式, 规 定 学 习 年 限各为 三年 , 以考 试的 结 果为 升学 的 标准。 鉴于当时 的 现 实 , 他 提出了 “变通”的 方 法 , 即将 科举制 的 进 士、 举人 、 秀才 的 三级科名与大 、 中 、 小三级学 校相配合, 并将 各省、 府、 县的 书院改 为 学 堂。 他 是 国 内 最早 倡导改 书院为 学 堂的 人 。 郑观 应 设想 的 这个 三级学 制 系 统 , 实 际上 是 以中 等教 育 作 为 正规 学 制 的 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