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珠光体转变 1 第三章 珠光体转变 重点:1、掌握珠光体的组织形态与晶体结构; 2、了解珠光体的形成机理; 3、掌握珠光体的力学性能。 难点:1、珠光体的形成机理; 2、珠光体的力学性能。 意义:* 钢中的珠光体转变,即冷却时由奥氏体(γ )向珠光体(α +Fe3C)的转变。是典型的扩散型相变。(γ →α +Fe3C)是最具代表性的共析相变,在热处理实践中极为重要。共析相变是一种典型的平衡转变,其转变产物为符合状态图的平衡组织,无论是金属材料还是陶瓷材料都可发生共析相变。 * 研究珠光体转变的规律,不仅与为了获得珠光体转变产物的退火、正火、索氏体化等热处理工艺有关,而且与为了避免产生珠光体转变产物的淬火和等温淬火等热处理工艺也有密切的联系 本章主要讨论钢中珠光体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形成过程、转变速度、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1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与晶体结构 珠光体 :共析钢加热至 A化后缓慢冷却,在稍低于 A1温度时 A将分解为铁素体与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 转变温度: 珠光体转变是过冷奥氏体在临界温度Al以下比较高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转变,共析钢约在A1~550℃温度之间发生,又称为高温转变。 按渗碳体的形态,珠光体分为片状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两种。 一、珠光体形态 1、片状珠光体――是由片层相间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片组成。 片状珠光体是由一层铁素体与一层渗碳体交替紧密堆叠而成的。在片状珠光体组织中,一对铁素体片和渗碳体片的总厚度称为“珠光体片层间距”,以 S。表示,如图 3-2a)。S。是用来衡量珠光体组织粗细程度的一个主要指标。 若干大致平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片组成一个“珠光体晶粒”或“珠光体团”,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可形成几个珠光体团如图 3-2b)。 根据珠光体片间距大小不同,可将珠光体分为三种。 * 珠光体* 索氏体* 屈氏体 形态如图 3-3所示。 2、粒状珠光体 Fe3C α S0 α α 图 3-2 片状 P 的片层间距和 P 团示意图 a)珠光体片层间距 b)珠光体团 珠光体团 原奥氏体晶界 a) b) 图 3-3 三种片状珠光体的组织 b)索氏体 10000×(650℃等温) c)屈氏体 1000×(600℃等温) a)珠光体 1000×(700℃等温) 第三章 珠光体转变 2 工业用钢中也可见到如图 3-4所示的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组织,称为“粒状珠光体”或“球状珠光体”,一般是经过球化退火或淬火后经中、高温回火得到的。 应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