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案一、教材分析“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该单元还包括“我家的收支本”、“今天我当家”和“逛商场”三部分。“我是聪明消费者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教导学生面对鱼龙混杂的商品时,如何识别真伪,如何做到理智消费。而一旦自己的消费权益收到威胁的时侯又怎么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二、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缺乏观察商品外包装的意识,对商品标志的作用、商标、购物凭证、中国消费者协会等知识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历收集、调查、整理信息的过程,经历把整理出的资料用语言、图片、故事等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经历对消费购物故事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从而理解本课内容。三、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商品的有关常识,学会看包装袋或商品说明书中的有关信息,能根据包装袋上的信息识别商品的真伪、优劣;初步具有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并知道在购物时出现问题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培育学生互助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情感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认识和情感,具有在购物中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初步形成学生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强学生对商品的相关常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在消费时的自我保护意识。五、教学策略•生活性本课设计力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从中进一步了解有关购物的知识。・开放性让学生课前去调查、了解、查询、访问,在课堂交流自己找到的资料后,可进一步鼓励学生走出室外,走进更大的生活空间增加自己更多的感悟。在评价上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及合作中的表现。・连续性通过活动环节的设计让每个同学都直接参与:动口、动手、动脑,注重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也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其中,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激活者;教师适时表扬激励,注意保证相关知识的准确性;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关注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上的发展。六、教学过程、课前探究部分、今天,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位松鼠小朋友,他想和大家交个朋友,同学们愿意么?、松鼠听了小朋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