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职业理念要点(幼教) 一、 教育观 1、 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 素质教育的特征: (1)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2)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3)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4)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5)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6) 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3、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教育要面向全体。 (2) 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培养。 (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5)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4、 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树立正确的办园目标。 2 (2) 转变观念,达成共同认识,是推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3) 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 5、 幼儿教育的特点:(口诀:启蒙性潜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 (1) 启蒙性 (2) 潜在性 (3) 生活化 (4) 游戏化 (5) 活动性 6、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2) 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3) 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7、 幼儿教育的意义: (1) 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 开发大脑潜能,促进智力发展。 (3) 发展个性,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4) 培育幼儿美感,促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3 二、 儿童观(学生观) 1、 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1) 儿童是完整的生命个体。 (2) 儿童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 儿童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4) 儿童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2、 育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1)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 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3) 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本。 (4) 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5) 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求和期望。 3、 实现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途径: (1)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2) 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3) 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 4、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1) 儿童是人,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 (2) 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