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程序 育成期每周至少称重一次(若有必要可称两次),通过称重数据来证实所实施的饲喂程序能否达到预期结果。为减少误差,每次称重最好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段进行,如在早上喂料之前称重,或在下午吃料过后的4-6小时进行。 用于称重的秤应是刻度小于20克的吊秤、或盘秤(弹簧秤),若使用可精确到1克的电子秤效果更好。为提高称重效率并减少鸡只损伤,可采用称重漏斗或便于捆绑鸡只翅膀(或腿)的装置来固定鸡。若采用吊秤称重,吊秤表盘悬挂的高度应与称重者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以便于称重者准确读取数据。无论采用何种称重器具,每次称重前都必须用标准砝码对秤进行校正。 用于捕捉鸡只的围栏应轻便、牢固、便于携带,且不易伤鸡。捕捉围栏的大小应以可圈 50-100只鸡为宜。 每次圈鸡前,应在鸡舍内来回走动,使靠墙边的鸡只活动并离开墙角,以便使鸡群抽样更为准确。取样点应分布于鸡舍的前、中、后,而不要只称取鸡舍角落或料箱周围的鸡只。 取样的大小应根据鸡群规模而定,一般母鸡抽取 1-3%的样本数,而公鸡抽取5%的样本数进行称重。鸡群规模较小时,需要增大抽样比例来确保精确的平均重量。抽样数目最小不得低于50只。 所有捕捉围栏内的鸡只都要称重,切勿舍弃其中任何太大或太小的鸡只,除非杀灭必须淘汰且又不代表鸡群大多数的鸡只。 称重数据的记录及计算 若采用电子秤称重,电子秤可自动记录个体体重,并能自动输出称重群体的统计结果。若采用普通吊秤、或盘秤称重,则需将称重鸡群的个体体重记录在体重记录表上,并计算出统计结果。 下表是北京 AA公司推荐的体重记录表,仅供参考。 参数计算 平均体重(克)= 总重量 / 总只数 = 61920 / 115 = 538 (克) ±10%均匀度(%)= ±10%范围内的鸡只数(只) / 称重鸡只总数 (只) = 66 / 115 = 57.4 (%) 体重范围(克) = 700-400 = 300 (克) 变异系数(%) = 标准差 / 平均体重 × 100 =(体重范围×100)/(平均体重×F) = (300×100)/(538×5.02) = 11.1% 一般情况下,若鸡群均匀地生长,鸡群中大多数鸡只的体重应该是或接近鸡群的平均体重。因此,可以利用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只数占称重鸡只总数的百分比来衡量鸡群的体重均匀度。管理良好的鸡群均匀度应为 80%或以上。上例中:鸡群平均体重为 538 克,±10%体重范围就是:(538-538×10%)至(538+538×10%),即从484.2克至591.8克。在这个体重范围内的鸡只数是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