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及其影像的因素有哪些? 一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结构 肌肉神经接头由运动神经末梢和与它接触的肌肉细胞膜所构成。在神经末梢中含有大量直径约50nm 的囊泡,称为接头小泡,一个囊泡内约含有1 万个乙酰胆碱分子。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是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三部分组成。终板膜增厚,向内凹陷形成很多皱褶,增加与接头前膜的接触,有利于兴奋的传递。在接头后膜上有与ACh 特异结合的N2 型乙酰胆碱受体,它们集中分布与皱褶开口处,是化学门控通道的一部分,属于阳离子通道耦联受体。在终板膜表面还分布有胆碱酯酶,它可将 ACh 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二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主要步骤: 从神经传来的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给肌纤维膜,是以化学递质乙酰胆碱为中介进行的,其全过程可分为:(1)接头前过程.(2)神经递质在间隙的扩散.(3)接头后过程。 1 接头前过程1.1 乙酰胆碱的合成与贮存 这是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前提。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中由胆碱和乙酰辅酶 A 在胆碱乙酰化酶的作用下合成的。乙酰辅酶 A 主要来自神经末梢内的线粒体,胆碱则是靠膜上的特殊载体转运到神经末梢内的,其中50%是释放入接头间隙中的乙酰胆碱水解产物,被再摄取回来重复利用的。合成与摄取回来的乙酰胆碱,均以囊泡形式包装贮存,以备释放。 1.2 乙酰胆碱的释放 Ca2+内流是诱发乙酰胆碱释放的必要环节。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的去极化使电压门控 Ca2+通道开放,大量 Ca2+由胞外进入到突触前末梢内,这些 Ca2+不仅是一种电荷携带者,可抵消神经末梢内的负电位,而且本身就是一种信使物质,可以触发囊泡中的乙酰胆碱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接头间隙中。一次动作电位引起的Ca2+内流,可导致 200~ 300 个囊 泡几乎同步地完全释放出乙酰胆碱分子。由于每个囊泡中所含的乙酰胆碱分子数相等,约 5000~ 10000 个,故这种以囊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被称为量子释放。如果降低细胞外 Ca2+ 浓度或用 Mg2+阻断 Ca2+ 内流,动作电位到达时并不能引起乙酰胆碱释放,说明 Ca2+ 在前膜的兴奋和乙酰胆碱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偶联和触发作用。这里 Ca2+的进入量也决定囊泡释放的数量。 2 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的扩散 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后,经扩散与终板膜上的胆碱能受体特异性结合,触发接头后过程。 3 接头后过程 3.1 乙酰胆碱受体及终板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