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医学院教案 第 3 次课 授课时间 2 0 0 6 .1 1 .6 教案完成时间 2 0 0 6 .1 0 .2 6 课程名称 局部解剖学 年 级 2004 专业层次 临床(杏)0410、0411、0412 教 师 张志军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肩胛区、三角肌区、上肢背侧、臀区、下肢背侧、颅面部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洛树东、吕衡发主编《医用局部解剖学学》第 6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肱骨肌管的构成、内容;2.掌握桡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3.熟悉肩胛动脉网和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和临床意义;4.熟悉臂和前臂的筋膜间隔;6.掌握骨间后血管、神经的行程;7.熟悉臀部的层次;8.掌握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构成及出入结构和排列;9.掌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10.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和体表投影;11.熟悉股中段的断面结构;12.掌握国窝的境界、内容及其排列;13.掌握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行程和支配的肌肉;14.掌握踝管的构成、通过的结构和排列以及踝管的交通。15. 掌握颅顶软组织层次、各层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16.掌握颅顶部血管、神经的分布规律;17.掌握腮腺咬肌区的位置、结构、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18.会海绵窦的位置、结构和临床意义; 19.会颅内、外静脉交通途径; 20.会解释头皮、颅顶部危险区、面部危险三角、腮腺床。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理论课:1. 肩胛区、三角肌区、上肢背侧浅层结构 10分钟 2.深层结构 25分钟 3. 肩胛区、三角肌区、上肢背侧临床要点 10分钟 4.臀部15分钟 5.股后区及国窝 20分钟 6.臀部、股后区及国窝临床要点 10分钟; 7.小腿后区 10分钟。9. 小腿、足背临床要点 10分钟。10.颅面部 50分钟。合计 160分钟。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板书、板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肱骨肌管的构成、内容; 2. 桡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 3. 肩胛动脉网和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4. 臀部的层次;5. 梨状肌上、下孔和坐骨小孔的构成及出入结构和排列;6. 掌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7. 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和体表投影; 8. 国窝的境界、内容及其排列; 9. 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行程和支配的肌肉; 10. 踝管的构成、通过的结构和排列以及踝管的交通; 11. 颅顶软组织层次及各层结构特点; 12. 颅顶部血管、神经的分布规律; 13. 腮腺咬肌区的位置、结构、毗邻; 14. 海绵窦的位置、结构和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