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标准化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哈医大四院消化内科 王立国医生)(一)概述1食管解剖:成人全长 23-28cm,平均 25cm,左右径 3cm,前后径 2cm,距门齿分别为 15cm和 40cm;2食管三个生理狭窄:A第一狭窄:距门齿 15cm,第 6颈椎,咽与食管连接处即食管入口处;B第二狭窄:距门齿 23cm,第 4、5胸椎,支气管和主动脉弓交叉处;C第三狭窄:距门齿 40cm,第 10胸椎,横膈食管裂孔处,又称贲门;3内镜下食管分三段:上段距门齿 15-23cm,粘膜光滑,散在纵行毛细血管网;中段距门齿 23-32cm,9点至 12点处可见主动脉弓与主支气管交叉所致的管腔内凹陷性切迹,即第二个生理性狭窄,3点-4点处可见管壁外脊柱椎体压迫管腔所致的串珠状坡状微隆起,可见密集的树枝样毛细血管网;食管下段距门齿32-40cm,可见贲门齿状线及密集栅状毛细血管网;4食管定位:分前后左右侧壁,进镜后没有任何旋转时视野上方右侧壁,下方左侧壁,左侧为前壁,右侧为后壁;当有旋转时定位如下:液体潴留及食管中段左心房压迹,并可见搏动为左侧壁,支气管压迹为前壁,椎骨压迫为后壁,食管内不变规律:顺时针左、前、右、后;5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鳞状交界线SCJ(齿状线)和胃食管连接线GEJ处于同一位置,病理情况下不一致;食管粘膜上见到岛状橘红色粘膜称胃粘膜异位;25%正常人食管粘膜见白色结节或小斑,为上皮棘细胞增厚,称糖原棘皮症。食管上段食管中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二)食管疾病分类(按平坦型、溃疡型、隆起型和其他分类)1食管平坦型病变(<良恶性>充血性、薄膜状、剥脱性病变)(1)充血性病变:良性充血性病变包括:反流性和非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真菌感染;食管胃粘膜异位。恶性充血性病变包括:食管粘膜内癌和原位癌。1)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分级很重要:洛杉矶分级A级,食管可见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度小于5mm(局限于一个黏膜皱襞内 );B级,食管可见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度大于5mm(局限于一个黏膜皱襞内),且病变没有融合;C 级,食管黏膜破损病变有融合,但是小于食管管周的 75%;D级,食管黏膜破损病变有融合,且大于食管管周的 75%。烟台会议分级0级,黏膜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级(轻度),黏膜呈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将洛杉矶A、B级合为一起);Ⅱ级(中度),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Ⅲ级(重度),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检查报告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