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点高频考点考查频次要求掌握程度“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独立意义的人6掌握发展的人7掌握独特的人6掌握具体要求因材施教2理解公平公正4理解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发展性和差异性,依据中学阶段的发展特点,恰当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出于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