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疫苗通过“新冠疫苗实施方案”助力全球抗疫为实现新冠疫苗公正可及而生的全球疫苗合作方案"实施预备'由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共同发起并牵头实施,旨在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和生产,确保各国公正获得疫苗,包括向无疫苗研发力量或低收入国家供应平安有效猎取疫苗的渠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此前表示,"实施预备'是目前全球公正共享平安有效疫苗的最有效机制,它能让参加国家和经济体共享全球最广泛和最多样化的候选疫苗组合。实现全球疫苗协调部署,保障各国最大利益。疫苗支配不公暴露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短板随着多种新冠疫苗的问世和全球疫苗产能的不断提升,人们原来期盼的疫情终结迟迟没有到来。"实施预备'曾被进展中国家寄予厚望,当前却因无苗可用寸步难行。"实施预备'原定在今年年底向全球供应 20 亿剂疫苗,其中 18 亿用于 92 个最贫困国家,7 亿面对非洲。但截至 7 月中旬,"实施预备'只向 135 个国家和地区供应了约 1 亿剂疫苗,仅占全球疫苗接种总量的约 3%,非洲国家仅收到 6500 万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表示,世界正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而这一失败的代价将是世界上最贫困国家民众的生命和生计。新冠疫苗的快速研发是科学的成功,但是疫苗的不公正支配却是人类的失败。前不久,非盟疫苗特使马西伊瓦也曾悲愤地说"非洲人一剂疫苗都打不上,欧洲人却已经可以脱下口罩看欧洲杯'。究其根源,是疫苗这一对抗疫情的重要资源被发达国家所垄断。发达国家第一时间瓜分了全球疫苗的初期产能,高喊着"本国优先'口号,私下里囤积了远超自身需求的疫苗,导致疫苗成为富国的专利品,穷国的铺张品,大量生活在低收入国家的民众只能望苗兴叹。部分西方国家打着所谓"捐赠'的旗号,却口惠而实不至,赠苗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头支票,进一步加剧了疫苗接种的"南北鸿沟',导致变异病毒持续肆虐、疫情反反复复无法得到有效把握。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面对越拉越大的"免疫鸿沟'和进展中国家对疫苗的急迫渴盼,中国政府和人民并没有袖手旁观。早在去年 5 月,中方抢先宣布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疫苗在进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奉献。随后便开启了一场与时间和病毒赛跑的全球抗疫阻击战。2024 年 10 月,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预备'。随着 2024 年上半年国药、科兴两款疫苗相继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