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2013年09月10日来源:海通证券2013年7月30日作者:姜超高远全社会热切期盼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红利”,从而开启中国经济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增长周期。历届三中全会均会在一些领域进行改革,尤其是第十四届和第十六届,这两届三中全会均宣告政府会对市场经济体制各领域均进行改革。本轮改革的具体内容将有哪些?市场当然想了解全貌。其实,未来十年的改革思路早已开始讨论并且在领导人公开讲话或文稿中有所论及。本文对十八届全会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做前瞻性分析。图:历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领域改革进程。图片来自海通证券1.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1以往的改革在国有企业、外贸等领域多有着力,且这些领域的改革较为深入,因此当前时期它们并不是改革的重点目标领域。本轮改革将主要聚焦在价格、财税、金融、行政、土地、户籍等六大领域。以下我们分别介绍。1.1资源品价格改革:加速推进我国价格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在能源资源、公共事业、环保收费等领域,价格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并是粗放式经济模式罪魁祸首之一。正在进行的资源品价格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采取征收并逐步提高资源税和生态补偿费、提高价格至反映市场供求的水平和采取阶梯价格等手段。另外,在行业政策方面,放宽资源品领域的市场准入,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并建立有效监管。自11年底以来,资源品价格改革步伐有所加快,“水电油煤气运”各领域均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以下我们梳理了各领域未来改革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资源品改革最难啃的骨头是铁路和电力。铁路:货运价格逐年上调以弥补庞大的利息支出和成本上升,客运价格上调会更谨慎。政企分开,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铁路2干线项目将引入外部资本。借鉴国际经验实现网运分离、区域竞争、干线公司加平行线竞争的模式。电力:鼓励大户直接购电,实施竞争发电,上网电价有发电市场竞争或发电企业与大用户双边合同确定;输配电政府管制,形成反映电网企业效率的独立输配电价;居民和中小工商户电价仍实行政府指导;率先实现输配业务财务分开,逐渐实现输配电完全分离。资源品各领域的改革,按进展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煤水油气电运”,按难易程度由易到难排序为“水煤油气电运”。1.2财税体制改革:修补完善财政税收具有作用直接、定点调控的特点,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和重要工具。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今年4月份发表了《包容性增长中的财税改革》这篇重要文章。从这篇文章我们能读出新一届政府财税改革的核心思路。财税改革涉及中央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划分、财政支出结构、税制改革和化解地方债务问题根据楼部长的设想,财税改革将是“修补完善”而非“推倒重来”。分税制改革方向是上收事权,而不是下放财权,意味着分税制主体不变。因此,财税改革将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事权、将社保、食品安全监督等上收为中央事权。3财政支出结构会发生变化。中央将引导地方政府向改善公共服务和吸引人口集聚转变。随着经济增速下台阶,财政收入增速也将放缓,而未来几年中国在社保、医疗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压力上升。这种情况下,只能压缩“三公”等行政经费开支。由于中央承担的事权会增加而收入增速趋于下降,其每年的财政赤字率会保持较高水平,中央政府负债率会上升,且由于中央事权的增加,中央财力集中度50%应该不会有明显变化。最终我们很可能看到,中央加杠杆而地方去杠杆,地方经济活动将被进一步抑制。税制方面,营业税改增值税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为了弥补地方财力的不足,会加强房产税和消费税为主的地方税建设。政府将加快推动不动产登记制度,扩大房产税试点,一定过渡期后全国推广,并明确为地方的主体税。按照消费地原则将国内消费税化为地方税,生产环节改为零售环节征收,车辆购置税划归地方税。加快资源税改革并开征环境税。按照属地原则解决税源和征税地分离问题,把水、森林、地热等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推行开征环境税。摸清底细、抑制扩张、堵歪门、开正道,化解地方债务问题。今年以来多项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