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策划方案五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运用各种感官,通过主动、亲历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对周围事物、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五篇,供大家参考。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1、掌握 3 以内数的形成,知道其意义;2、能较准确地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活动准备:准备没人雪花片和肖邦各三个,数字卡片每人一套,彩笔 1 支;练习单两张;一幅体现家庭居室的图片重难点分析:熟练掌握 2、3 的形成及其意义活动过程:一、听音计数,巩固 2、3 的形成,如:教师敲一下铃,冰吻幼儿在敲击下零是2 下铃?知道 1 天 1 是 2,用雪花片表示出来。二、看图计数。培养幼儿按物体取数的能力并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分别有几个?并用数字表示出来。三、幼儿在练习单上进行行练习,能较熟练地按物体取数和按数取物体。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2一、活动设计意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运用各种感官,通过主动、亲历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对周围事物、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糖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而这次的“做中学”实验是在一次偶然的幼儿生活环节中,孩子将糖掉进了水里,老师抓住了此次教育契机,不仅引发了幼儿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糖的变化,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次活动属于现象观察类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溶解”现象既无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观察的。该活动立足于观察溶解现象的发生过程,而不是讲解糖为什么溶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溶解现象,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寻求解释,对于维护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养成其思考的习惯是有益的。二、活动方案及修改意见:小班科学《糖消失了》(第一研)执教:陈梦娇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发现糖在水里会慢慢变小慢慢消失,水会变甜。2.愿意探索发现不同的糖在水里的变化,并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3.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对探索性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1.方糖大量、人手一只杯子。2.大的透明杯子一只、温开水大量。活动过程:(一)探索性话题引起幼儿讨论。提问:1.小朋友,你们吃过糖吗?喜欢吃吗?2.请你说说糖在嘴巴里会怎样?(变甜、变小等)3.请你猜一猜,把糖放在水里会怎样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