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与意境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的共性,在个别形象中体现出的普遍性规律。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具有三个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讲究虚实结合。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追求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意境重表现、抒情,以创造景物意象为主;典型重再现、写实,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客体,意境则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主体。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表现与再现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与评判;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表现艺术以表现主观思想情感、表现理想愿望为主;再现艺术以再现社会生活、再现社会中的人、事、景、物为主。表现与再现是艺术作品中内容所包含的两方面,二者往往兼容并存、有机统一。艺术创造离不开客观现实,也离不开主观情思,是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思的统一。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主观情思的表现与对客观现实的再现都是紧密联系的。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或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是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随着艺术生产的发展,人们为了探究艺术作品的成败得失,总结艺术创作的经验教训,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并发展了艺术批评。两者联系紧密又有很大区别,艺术批评离不开艺术鉴赏,它只能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作为艺术接受的高级阶段,它不仅仅停留在鉴赏阶段,而是需要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批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桥梁。艺术创作过程艺术体验:它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与前期,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艺术构思: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融会艺术家的情感等心理因素,形成主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艺术传达: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审美意象: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会主观的思想、感情、愿望、理想,在艺术家头脑中经过艺术创造形成的意象。艺术创作心理形象思维:运用具体、感性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抽象思维:运用一定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形式。灵感思维: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呈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与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特点及题材的客观方面特点有关。艺术流派: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达达主义: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流派之一,艺术家利用无意义的名字表明,它们同一切历史的、现实的、文学的、政治的事物绝对不调和的立场,其主要影响在诗歌、绘画领域。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期,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的变态精神反应。艺术思潮: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语言: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手段就叫做艺术语言。艺术意蕴:深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