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一、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1.采样时间:常规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2.采样方法: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4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3.结果判定:环境类别范围菌落总数(CFU/cm2)Ⅰ类洁净手术室;其他洁净场所≤5Ⅱ类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5Ⅲ类母婴同室;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存放区;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10Ⅳ类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换药等)室;感染性疾病门诊和病区≤10二、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一)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2.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根据室内的面积决定。(1)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2)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后立即送检。3.结果判定:Ⅱ类区域:空气平均菌落数≤4CFU/(15min·平皿);Ⅲ、Ⅳ类区域:空气平均菌落数≤4CFU/(5min·平皿)。(二)洁净区域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包括静态(空态)空气采样和动态空气采样。1.静态(空态)空气采样(1)采样时间:新房验收、净化设备检修或更换后,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2)采样方法:1)静态(空态)空气采样宜在其他检测完毕,对全室表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之后进行。2)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空气采样布点原则见下表。区域最少测点数Ⅰ级手术区和辅助用房局部100级区Ⅰ级周边区5点(双对角线布点)8点(每边内2点)Ⅱ~Ⅲ级手术区Ⅱ级周边区Ⅲ级周边区3点(单对角线布点)6点(长边内2点,短边内1点)4点(每边内一点)Ⅳ级手术室及送风口分散的洁净室面积>30m2面积≤30m24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2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注:测点细菌密度均必须有2次空白对照。第1次对用于检测的培养皿做对比试验,每批1个对照皿。第2次是在检测时,每室或每区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又立即封盖。两次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3)结果判断: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静态或空态)等级手术室名称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密度空气洁净度级别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Ⅰ特别洁净0.20.4100级1000级Ⅱ标准洁净0.751.51000级10000级Ⅲ一般洁净2410000级100000级Ⅳ准洁净5300000级注:细菌最大平均密度为:个/30min·平皿。洁净辅助用房的等级标准(静态或空态)等级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密度空气洁净度级别Ⅰ局部:0.2个其他区域:0.4个局部100级其他区域1000级Ⅱ1.5个10000级Ⅲ4个100000级Ⅳ5个300000级注:细菌最大平均密度为:个/30min·平皿。2.动态空气采样法:(1)回风口空气动态平皿沉降法:采样应在手术中间进行;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每个回风口中部均匀摆放3个倾斜30o角的培养皿,采样30分钟。(2)结果判断:环境污染动态控制指标洁净用房级别相邻房间洁净压差动态空气菌落总数手术室相对湿度夏季冬季Ⅰ≥8≤4连续2日大于60%的事件不得发生2次以上连续2日小于30%的事件不得发生2次以上Ⅱ≥8≤7Ⅲ≥5≤8Ⅳ≥5≤9洁净区对非洁净区≥10三、手和皮肤粘膜的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后立即采样2.采样方法:(1)手的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m2),并随之转到棉拭子,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