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护理差错、事故防范的要求 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三篇 护理过失事故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可以危及病人的人身平安,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缘由虽是多方面的,但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护理人员每天要完成大量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将各种具体的医疗指示及处置落实到患者身上,可以说患者每天 24 小时都可能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接受观看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的医疗行为较医生更为具体和深化,所反映的效果也更为直接和鲜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娴熟的护理技术,考虑事情要更加周密细心。但是,在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护理过失事故又时有发生,如错药名,错床号,错时间,错用法,错操作,打错针,输错液,漏治疗,凭印象治疗及交接不清等。这些过失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延误治疗打算,轻则影响患者治疗,增加不必要的苦痛和经济负担,重则造成医疗事故。为了吸取教训,总结阅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将导致过失事故的缘由与防范措施谈点见解。 过失缘由 心情不稳定:由于各种因素而影响心情,例如因家庭、婚姻、经济及人际关系等。加之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女同志等因素均可引起心情的波动。又如夫妻感情裂开,家庭不和,失意,经济拮据,人际关系紧急,亲人生病,家务事繁忙或自己遭到不幸均可使心情不稳定、消沉。若缺乏自我调整的心理平衡力量,在工作中心事重重、精神萎靡、精力不集中,常引起过失事故发生。 工作繁忙及疲乏:工作繁忙时过多地信息一并反映到大脑以致消灭目不暇接,使感觉器和分析器的活动发生错觉。对自己工作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未按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支配工作,工作中显得手忙脚乱。另外,当疲乏时人体的内环境造成活动紊乱不协调,已消灭感觉不灵敏和辨别力量差。这种状况占过失事故的比例也相当高。 缺乏责任感:少数护理人员对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工作性质没有正确的生疏,缺乏责任感。不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忱。 规章制度执行不妥:工作中想当然,凭印象行事,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转换医嘱时"2 次/日'转成"3 次/日',将 1 床药物转在 2 床治疗单上等。 擅离工作岗位,对患者急救失控:有时个别护理人员对岗位责任心不强、消极工作、工作中执行不仔细,对工作马马虎虎,常见在职不在岗的状态。如有的护士,接班时未做床前接班,接班后也末准时巡察病房,对患者病情观看处理不准时,以致发生意外,引起医疗纠分。这是由于未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更换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