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分两首《茉莉花》江苏的《茉莉花》,其旋律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河北《茉莉花》,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调则更具有叙述性质。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婉。民歌表演者为了加强对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时从戏曲音乐中汲取素材来丰富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贴切。二、江苏民歌江苏民歌自身也有南北之分,苏北的《茉莉花》、苏南的《紫竹调》是最具有代表性,音乐演奏主要是二胡笛子,也就是江南丝竹,比较著名的有《云庆》《三落》《行街》等,有一首集大成于一身的曲子《姑苏风光》,现今的歌曲是简化版。当然,江苏也有悲调的歌曲如《二泉映月》、《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等。三、新疆民歌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各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歌曲结构完整,规模较大,曲调悠长,情绪深沉,不少歌曲有着叙咏性的特点。各民族民歌中,哈萨克族民歌和维吾尔族民歌是两种最活跃的民间音乐。《阿拉木汗》《青春舞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四、哈克族民歌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民歌在哈萨克族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民歌艺术特点:哈萨克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谐歌、赞歌、哭歌、情歌等类冬不拉是哈萨克最主要的乐器。民歌体裁:哈萨克族民歌安泛指歌曲。这里指旋律优美、宽广,并有固定唱词和曲名的歌曲,又可分为“阔西安(牧歌)、“巴拉克西安”(渔歌)、“安给西安”(狩猎歌)、“玛罕拜特安(情歌)、“迪纳依安”(宗教歌)等。人们把唱这类歌曲的歌手称为安奇。《玛依拉》《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在那遥远的地方》。五、蒙古民歌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台,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明诵性。歌声亮、曲调悠长软歌的歌词既干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