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00 字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一、 实践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缘由不能依靠自己的力气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供应关怀,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力量,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化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践的目的有: 1. 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 深化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 稳固理论学问,熬炼实际工作力量,增加了社会工作的爱好和热忱 二、 实践单位介绍 xx 儿童福利院 20**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实行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很多失依儿童,赐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关怀。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 名。残疾儿童:80 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 名; 8-17 岁,35 名;3-7 岁,80 多名,其中 8-17 岁为学龄儿童,3 个高中生,十几个学校生,其余的为学校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学校和学校的同学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谈天等,间或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开放。 三、实践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来是带着怀疑与古怪 来到儿童福利院的,由于我们经受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奇特'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头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奇中的福利院心起怀疑。我也原来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受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洁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 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缘由,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消灭,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 在十天的实践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 他们大部分热忱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特地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着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