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腊八节的习俗及含义 腊八节其实从远古时期的腊祭开头,随着佛教的传入有了喝腊八粥的传统,到如今我们庆祝的腊八节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不断演化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腊八节的风俗及含义,期望对你们有关怀。 腊八节风俗 1、祭祀 腊八节最早就是为祭祀而产生的节日,不过现代社会祭祀留存的地方已经很少了。虽然正儿八经的祭祀如今是一件很遥不行及的事,但在这个日子缅怀一下逝去的人还是可以的。 2、腊八粥 腊八节最为风靡的习惯是喝腊八粥。 腊八粥顾名思义是用 8 种材料熬制的粥,不过依据地域不同,原料上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大米、糯米、花生、红枣和莲子是必不行少的。 3、腊八面 北方很多地区有吃腊八面的风俗。腊八面的做法和臊子面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是由于在腊八节这一天做和吃因此得名。 4、腊八蒜 在腊八节这一天,选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容器密封。腌制好的腊八蒜酸香辣结合,风味独特。 5、腊八豆腐 安徽省黟县地区在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腊八豆腐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 6、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7、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奇异,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的含义 农历十二月(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风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颖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很多农家却宠爱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进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