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IT运维管理系统的逐步建设问题聚焦:近两年,随着我院医院信息化规模日益扩大,信息化高速发展,HIS系统、LIS系统和PACS系统的相继上线运行,信息化服务量越来越大,IT信息基础设施也变得更加复杂,越来越多的临床业务应用运行于计算机和网络。在日常的医院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各临床业务科室总会提出这样的抱怨:IT系统出现故障了,还要等多长时间?谁能告诉我,我的问题现在处于什么状态?而信息控制科的系统维护人员会有这样的烦恼:①要处理这么多繁琐的工作,我已经焦头烂额了,怎么办?②怎样才能使工作更有效率,怎样才能使临床业务部门满意我的服务?③如何清晰了解故障发生的频率,怎样进行问题汇总和服务跟踪?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医院更关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而对该系统的运维管理缺乏相应的重视和研究。信息控制科的维护手段仍停留在较为初级的被动受理和解决故障阶段,缺乏完善的维护管理流程,没有设立明确的运营维护工作的考核指标。现状与原因:我院现有主机房一个,灾备机房一个,服务器?个。自2012年起,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上线了,近期重症手麻系统上线,系统服务器负荷越来越大;同时信息控制科人员有限,通过人力去信息化系统预警能力低,“被动式服务”现象普遍人员因素临床业务人员缺乏信息系统知识信息控制科人员有限沟通各种沟通方式耽误时间知识不对称导致缺乏有效沟通技术和资金环境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技术水平守资金限制较大信息化环境日益复杂,对服务器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人员要求高工作效率维护IT服务水平较低,这种停留在初级阶段的系统维护方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医疗IT应用系统日新月异的建设水平。图1制约信息化系统预警能力的因素1.信息环境复杂。面对较为复杂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环境,对服务器的配置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维护服务器的安全运行也成为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之一。2.人力资源缺乏,人员能力有限。信息控制科人力资源有限,外包人员故障处理效率不高,人力成本攀升苦不堪言;临床业务人员也缺乏简单的信息系统知识,在网络系统预警时没有及时发现和告知。3.技术水平急需提升,资金制约信息化的水平。4.“被动式服务”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机制。随着医院临床业务系统对网络的依赖日趋加深,看似轻微的网络故障很有可能威胁到医院整体信息网络的安全,而信息控制科只是从报修电话中发现故障,提供“被动式服务”是很危险的。PDCA循环》P:1.建设统一、高效的IT运维管理系统。引入NetGainEM,为整体IT架构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监测,全面监控IT环境。2.在信息控制科内建立标准、规范的服务流程,同时建立完善的知识库体系在维护人员间的共享知识。3.加快信息化网络知识在临床业务科室的普及,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加有效沟通。D:1.提升技术和信息化水平。针对网络安全管理和机房动力环境检测,建立了NetGain监控平台(见图1),通过监控平台,有效监控服务器和交换机的运行状况(见图2、图3),从而由“被动式服务”转为“主动式服务”,随时发现问题解决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和网络的稳定性,更好的保障医院信息化的安全运行。图1NetGain监控平台运维架构图图2NetGain运维管理系统运行状态图3通过运维监测查看当前告警事件2.加强对运维知识的学习,定期进行巡检;在办公室内安装运维监控,做到实时监控、有效预警。同时加强科内人员的学习和沟通,建立晨会体制,及时记录相关故障信息。4.加快信息化网络知识在临床业务科室的普及,利用有效的平台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图4办公平台分享信息化知识C:在医院IT运维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将会给医院带来以下的预期收益:1.高效的医院IT运维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快速高效地为临床业务科室解决问题的同时,更有效地增加与临床业务科室的黏合度。2.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任务计划自动化,有效地减少了重复和冗余的工作。3.信息共享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见图5);规范信息控制科的服务水平、工作流程,避免人事变动潜在的风险。4.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减少运营风险,同时规范了操作流程,每个环节的处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