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谈李阳波之 1老汉按:李阳波是刘力红的师父,而刘力红的书引起我学习中医的浓厚兴趣,我对李阳波的种种都非常神往。但是却很少有关于李阳波的叙述。在网上发现一个叫做王教授的人的博客,他似乎了解李阳波很多往事,虽然这个王教授对李阳波的种种并不很赞同,但是通过王教授的叙述我们似乎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细节,至于你怎么看,这是你的事情。http://11594255.blog.hexun.com/50342388_d.html王教授谈李阳波之 1--初识阳波(转帖)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市里一所中医夜大兼课。学校是由农工党区委举办的,学生大多是已经参加工作的老三届学生,或一些中医业余爱好者,利用晚上业余时间上课学习。老师每节课酬 1.2 元,每晚按三节课计算,一晚下来的收入相当于当时每天工资的两倍多,每周两次课,虽不算太多,但也可聊补家用。一个盛夏晚上,课间休息,市中医院的一位女学生问我,“方诸水”是什么?我说按我的理解就是露水,味甘,寒,无毒。主明目,定心,去小儿热烦,止渴,功能清热生津解毒。也有误为蚌水的,不过王孟英则认为蚌水腥浊,宜用竹沥为妙……还没说完,旁边一位男生插话。居然将《淮南子•览冥训》中关于“方诸”的一段文字所谓:“夫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露於月,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其数,手徽忽怳,不能览其光,……”完整的背了出来。我感到十分诧异,正想夸他两句,不料上课铃声已响,大家只是会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开始了上课。我这才发现,刚才那男生坐在我左手边两行坐位之间的过道上,椅子是新加的,以往这里可没坐人。待到上完课,我正准备往家回走,那男生推着自行车赶上来,问说老师怎么不坐车?我说我家就在附近没多远,不到 300 米的附属医院宿舍里。他自我介绍说姓李叫阳波,是这个班的学生。我说怎么没见你来上课?说着已到了自家宿舍门口,我倒是打心里佩服这学生的记忆力,于是邀请他上去坐坐,他应诺了,说就是想送您回家,想跟您谈谈。到家坐定,待夫人端茶上来,客气了一番。我说怎么很少见你来听课?他笑了笑,说是的,我是听同学说您在课堂上讲“黄连阿胶汤”、“交泰丸”的坎水离火,水火相济,交通心肾,引火归源之后才来的。原来,他以为我懂“易学”,才来听课的。其实我那是鸡毛蒜皮,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我说,这《易》的学问,夫子都说了“终身难究”啊!因为第二天学校没课,我跟阳波从“方诸”是什么谈起,是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或是传说中仙人的住所;或一种大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