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创新之路摘要:上个世纪 80 年代左右,中国就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如何建设高速铁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建设高速铁路等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并于 1990 年底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开启了建设京沪高铁的预研。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高速铁路是现代铁路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了共识,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取得了很多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高铁的“四纵四横”在中国地图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高铁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如何创新中国高铁呢?如何让中国高铁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关键词:高速铁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创新点发展趋势一、中国高铁发展历史今天的中国高铁获得了海内外一片赞誉,都说“欲戴王冠,先承其重”,所以中国的高铁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畅。中国高铁的发展要从 1978 年说起。1978 年 10 月 22 日,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的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访问日本,在东京到京都的 370 公里的路程中,他第一次乘坐了日本光号新干线。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年,全世界只有两条高速铁路,它们都在日本,其中一条就是日本光号新干线,而另一条则是日本山阳新干线。有人问小平同志有什么感觉,他说:“就感觉到,有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而此时的中国还在使用蒸汽线路,不到 9000 台火车中,有 8000 台是蒸汽机车,就是那种冒着烟的古董火车,高级一点的电力机车只有不到 200 台。最可怕的是,时速只有区区 40 公里,还不如现在一台电动摩托车的速度。所以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时速 210 公里、有着银色子弹头车头的日本新干线,根本就是不敢想象的逆天科技。可是当时的科研人员并不认输,他们默默坚持,其中艰辛滋味如人饮水,终于研究出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京津城际铁路。上文所述只是中国高铁发展初期的情况,中国高铁走到今天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这里插入一张表可以大致了解中国高铁整个的发展历程。自我探索与技术积累阶段(改革开放后-2003 年)1、元成了《京沪咼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开启了建设京沪高铁的预研。2、“中华之星”在 2000 年立项国外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阶段(2004 年-2007 年)1、高铁从自主发展道路向引进一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路径上转变。2005 年,铁道部引进设计时速 300 公里及以上的动力分散型动车组采购项目。自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