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实践活动总结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实践活动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xx 年以来,xx 市以新模式推动社区图书馆建设。特别是结合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把社区图书馆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实践活动,扎实推动,并取得明显成效。 政府购买服务、社区提供场所、文化企业运营的三位一体模式,是 xx 市在深化调研思考、探究实践中趟出的一条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新路子。在此模式下,社区图书馆建设不再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文化企业的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与文化企业的进展有机结合。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广受市民欢迎,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聚集了人气,凝聚了人心,成为传播新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新知识、引领新风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阵地。一、背景情况 xx 市城区万人,仅有一家市公立图书馆、一家新华书店、十几家民营书店(每家民营书店面积仅为几十平米,且无阅读场所)的阅读文化资源,难以支撑市民阅读需求。同时,市图书馆位于城市西区,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市民借阅图书不方便。这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大问题。面对问题,xx 市委果断决策:把图书馆建到社区,建到居民的家门口,打通市民阅读最后一米,最大限度解决市民阅读的资源和距离。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建设模式,实现一举多得。根据市委市政府主导,财政支持、整合资源、便民惠民、实际有用的原则,在全省开创政府购买服务、社区提供场所、文化企业运营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新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即市财政根据社区居民每户每年 30 元的标准拨付资金给新华书店,作为居民图书借阅费,居民全部享受免费借阅服务。社区提供场所,即城市社区提供社区服务中心附近便民利民的公共用房作为图书馆建设场所,并负担水电暖等费用。文化企业运营,即由市内最大文化企业新华书店负责运营管理,充分发挥新华书店图书资源丰富、经营管理法律规范等优势。这样既解决了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建设社区图书馆的资金难题,又实现了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还能发挥文化企业的能动性,为服务社区居民阅读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选址便民利民,设计各具特色。对社区图书馆的选址,xx 市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是沿街一楼,靠近社区服务中心,方便市民出入,面积不低于 150㎡。没有自有公共用房的社区,灵活运作方式,协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