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读完《以奋斗者为本》一书,我对习总书记的这番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奋斗者为本》分上下两篇,上篇描绘文化主旨,下篇传递行动思想。上篇界定了什么是价值,然后怎样制造价值、评价价值,最后合理分配价值。下篇在分析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干部政策,干部的使命责任、要求、选拔和任用、管理、建设。总结出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 一、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惶者生存 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雅虎.....曾经影响了世界的品牌,面对市场的变化及新技术的挑战,最终惨遭淘汰,如今只能留在失败企业案例库中。反观华为,2024 年发生的华为事件,引起全球关切。美国政府剪断了产业链,华为公司旗下海思半导体启用“备胎计划”。而海思半导体 2024 年就已经成立,2024 年推出第一款手机芯片,2024 年又推出第一款自用的手机芯片,也就是说在全球化大潮势不可挡的时候,华为已经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正如任正非所说:“芯片临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在别人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他在《华为的冬天》里面提到:“10 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 10 年。”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 18 个月。像微软、华为这些伟大的企业尚且如此,更何况个人呢? 2024 年,唐山高速路收费站一 36 岁女员工被裁大哭,称无活路。不管你愿不同意承认,真正的“铁饭碗”已经不复存在。更不要说碰到突发事件,比如从去年年底持续到今年的新冠疫情,很多企业倒闭,个人失业。在这个急速进展、快速变化同时面临很多突发状况的时代,对于员工来说,把安全感寄予于企业已经不可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员工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倍珍惜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我价值,保持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进展做出贡献。 二、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用心工作 1991 年,华为破釜沉舟,决定集中全部资金和人力,开发和生产华为品牌的新型用户程控交换机。这年的 12 月底,设备测试成功,华为终于有了自己的产品。当时华为的账面上已没有什么资金了,再发不出货,公司就要破产了。这是一次背水一战的胜利。华为的创业者也从中深刻体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