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 200 字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格外有代表意义的长篇挖苦小说, 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儒林外史》读后感 200 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儒林外史》读后感 200 字 1 书中的《范进中举》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讲解并描述了范进在自己的持续努力和周进的关怀下,相继中了相公与老爷的故事。54 岁的范进在考相公时巧遇学识渊博并且富有怜悯心的学道周进。他一看范进的考卷特别生气;二看,觉得还有玩味之处;三看,不禁拍案赞美“真乃千古至文也”。于是周进将范进录为第一名,范进在 54 岁最终进学,做了相公!后来,他又瞒着老丈人胡屠户去考乡试,结果又高中举人,但是出人意料的结果却让他喜极而疯…… “范进中举”这篇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八股科举制度对古代文人的摧残,《儒林外史》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当时残酷的法律和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与虚伪。 《儒林外史》读后感 200 字 2 《儒林外史》这本书是吴敬梓爷爷写的,吴敬梓爷爷是安徽全椒人。 这本书是一本长篇挖苦小说,里面的人物都很吝啬,小气,所以大家读起来确定都皱着眉头的吧! 其中,我最宠爱看《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这篇文章里面的人物很生动。 文章主要讲了,严贡生亲弟严监生的大妻子王氏卧病不起,次妻赵氏细心待侍奉。一日王氏对赵氏说: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赵氏听了忙把严监生请来,把奶奶的话说了。其次天严监生叫二位舅爷来说定了,并要趁王氏眼见让他俩同拜天地。严监生积劳成疾,中秋以后,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一屋人,桌上点盏灯,严监生渐渐的把手从被子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大侄子上前猜没猜中,二侄子上去猜,也没猜中,最终被赵氏猜中了,正由于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火,不放心,恐费是不是费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这就是一位吝啬的严监生。 《儒林外史》读后感 200 字 3 中举从范进身上来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最终出头,从他发疯来看足以看出那时的读书人对功名痴情一片,像周进哭号着为秀才名分磕头撞板。但他们的痴情并不是为了道德理论上的治国之经,而是纯粹的个人升官发财。还有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中举前萎缩地向老丈人低头称事,中举后便有了老爷大人们的官腔。甚至在为母亲守丧时,在打秋风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而他仅仅是中举,不出两个月,什么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