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读书感悟环境对幼儿的进展具有特别意义,这是由幼儿身心进展的特点、环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两方面决定的。温温和谐的环境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非常适宜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与环境里使幼儿性格活泼,行为具有理性,并善于交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是幼儿重要的生存条件。 现阶段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实际还是由老师来操作,以成人的视角来设计,从成人的视角来布置,但真正的环境创设是应该从幼儿的视角来看待,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创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环境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幼儿的生活经验。像美国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劳丽所设计的户外游戏场所的建立就是来源于童年游戏,以满足可以玩的各种游戏来创设相关的环境,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2、环境的布置要能够支持幼儿的需要。由于我们班内是小班,小班幼儿的特点就是以独自游戏、摆弄、模仿为主,因此老师可提供少品种,多数量的足够形象的玩具以满足小班幼儿选择、模仿操作的游戏需要。多多投放可拆装的玩具激发幼儿的探究想像和制造力。3、环境设计还可以邀请幼儿来参加,比如,鼓舞幼儿每天从家中带些有特别意义的玩具放入活动区。 4、还应追踪幼儿的反应,来及时调整创设的环境,使环境可以时刻适应幼儿的成长与进展。 《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第一章节的读书心得 二七一幼/姜铭 第一章主要讲述的是反思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开篇第一节就是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的专注于儿童的身心进展,是只是机械性的完成活动,还是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幼儿学习的关键在于积极的参加游戏活动,老师则需要为幼儿创设能使其能全身心投入的环境,使幼儿不受干扰,充满好奇的探究,提高他们身体的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不是机械的让幼儿必须根据自己设定好的步骤走。老师的作用在于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拓展他们的经验,增进他们的理解。老师应做是儿童的帮助者与支持者,从幼儿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老师不能“空着脑袋进教室”,幼儿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学会在活动过程中随机应变,课程实施应当能够耐心的观察儿童的反应,根据儿童在实际课程中的需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随机生成新的利于儿童发现的课程,而不是死板的按部就班的根据固定模式、既定目标或是教参进行活动。以儿童为中心,将幼儿变成课程的主人,不应只是说说而已,要在各项活动中努力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