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熟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班级上册 P7—8 千米的熟悉 。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同学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同学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同学“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阅历比较远,对同学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同学已经熟悉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阅历,这就使得本节课很简单和同学的生活阅历结合起来。考虑到锦江学校校内及同学的特别状况,在关怀同学建立 1 千米实际长度概念时选用同学熟识的学校四周的一些环境,这样既能有效化解难点,又能让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三、教学目标 1.熟悉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 1 千米等于1000 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洁的计算。 3.进一步培育同学的估测意识和实践力量。 教学重、难点: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到目前为止,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二〕学习新知 1.熟悉 1 千米。 师:假如我们要量从大庆到哈尔滨的距离,用毫米、厘米、分米、米这 4 个长度单位合不合适? 师:你感觉 1 千米应当有多长? 2.感受 1 千米。 师:1000 个 1 米有多长?你来猜想一下。〔400 米一圈的操场,走两圈半就是 1 千米〕 师:请每个人都在心里悄悄地想象一下 1 千米有多长,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师:1 千米到底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长,你想不想亲自到室外去验证一下?我们一会儿到外面去验证一下 1 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长。 去室外体验需要留意哪些问题: 〔1〕步要匀,路线要直。 〔2〕数步数时可以用手指关怀计数。 〔3〕靠路边行走,留意平安。 〔4〕完成学习汇报单 你们走了多少步?你们感觉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长时间呢?你觉得 1 千米怎么样?今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估测一下,从一点到另一点你走的路大约有多长 回到教室里,说一说走完 1 千米的感受。 3.估算 1 千米。 从我们学校门口动身到哪里大约是 1 千米。 4.单位间的换算 〔三〕稳固练习 〔四〕总结阶段 通过这节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