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_第1页
1/6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_第2页
2/6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_第3页
3/6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2、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进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根据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 4 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 1949 年 10 月 1 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2、谁来读? 3、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沟通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4、研读第五自然段。 (1)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相机理解“一齐”。) (2)他强调了“排山倒海”,强调了“一齐”。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人指挥吗?这就叫“不约而同”。 (3)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4)正因为这 30 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5)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5、研读第七自然段。 (1)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又是“一齐”。30 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3)心中有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