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拟行路难》读后感

《拟行路难》读后感_第1页
1/1
《拟行路难(其六)》读后感 成茂泉心泉意读书会 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南朝宋鲍照 感悟:鲍照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北)人。他出生贫寒,在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南北朝时代里,即使他有着满腔的热血及报复,也有着满腹的经纶及才华,但寒门的身份让他终身无法在南北朝的历史舞台上有着过于亮眼的发挥。他也曾步入过仕途,却终生不能得志,反而做着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等一类的小官。在文学领域上,其创作成就甚至高于同时期的谢灵运和颜延之,并于颜、谢二人并称为“元嘉三大家”,然,史书上却无其传。或许是上天的不公,也或许是命运的玩笑,鲍照有着常人难以具备的才华,却因身份的卑微而无法得以施展,正如钟嵘在《诗品》中所说:“才秀人微,故取湮与当代。”仕途的艰难,待遇之不公正,长期刺激着鲍照,使他握笔急书,笔锋直指黑暗如磐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可分三段,前四句描写诗人激情愤慨的内心活动,也表现出自己的生气到极点的呐喊:大丈夫生与世,难道要窝囊的度过一生吗!此四句慷慨激昂,为全诗第一段;从“弃置罢官去”到“看妇机中织”为全诗第二段,诗人要归返乡里,享受天伦之乐,以终其天年。但在此刻能看出,鲍照决定归隐时,心中仍有不忿,笔锋间充满怒气。诗的结尾两句为第三段,“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以圣贤自比,以旷语自解,旷中含有激愤。 生不逢时,鲍照的一生充满着遗憾,但也为后世献出了许多的经典。他用尖锐的笔锋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目,也给后世诗人的创作带去了许多灵感。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每个人都信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纵观鲍照的一生,我们应当庆幸。提起鲍参军,世人所想皆是“可惜”二字,然“可惜”之人又岂止鲍照一人。与其为之可惜,不如将“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两句牢记于心,时刻勉励自己,不让自己的人生出现太多的遗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拟行路难》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