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脑出血诊疗规范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 一. 诊断 (一) 一般性诊断 1.临床特点 (1)多在动态下急性起病; (2) 突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2.辅助检查 (1)头颅 CT 检查;是诊断脑出血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脑出血CT 扫描示血肿灶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楚。 (2)头颅 MRI 检查: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CT 优于 MRI,但MRI 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血肿演变过程,对某些出血患者的病因探讨会有所帮助,如能较好地鉴别瘤卒中,发现AVM 及动脉瘤。 (3)脑血管造影: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或CT 和MRI 检查怀疑有血管异常时,应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异常血管及显示出造影剂外露的破裂血管和部位。 (4)腰穿检查;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 时,腰穿可见血性脑脊 液 。在没 有条 件 或不 能进行CT 扫描者,可进行腰2 穿检查协助诊断脑出血,但阳性率仅为60%左右。对大量的脑出血或脑疝早期,腰穿要慎重,以免诱发脑疝。 (5)出血量的估算:临床可采用简便易行的多田氏公式,根据CT 影像估算出血量。方法如下: 出血量=0.5×最大面积长轴(cm )×最大面积短轴(cm )×层面数 (二) 各部位脑出血的临床诊断要点 1. 壳核出血:是最常见的脑出血,约占 50%-60%,出血经常波及内囊。 (1) 对侧肢体偏瘫,优势半球出血常出现失语。 (2) 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主要是痛、温觉减退。 (3) 对侧偏盲。 (4) 凝视麻痹,呈双眼持续性向出血侧凝视。 (5) 尚可出现失用、体像障碍、记忆力和计算力障碍、意识障碍。 2. 丘脑出血:约占 20% (1) 丘脑性感觉障碍:对侧半身深浅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或自发性疼痛。 (2) 运动障碍:出血侵及内囊可出现对侧肢体瘫痪,多为下肢重于上肢。 (3) 丘脑性失语:言语缓慢而不清、重复言语、发音困难、复述差、朗读正常。 3 (4) 丘脑性痴呆: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 (5) 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注视麻痹,常向内下方凝视。 3. 脑干出血:约占 10%,绝大多数为脑桥出血,偶见中脑出血,延髓出血极罕见。 脑桥出血:突然头痛、呕吐、眩晕、复视、眼球不同轴、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出血量较大时,患者很快进入意识障碍,针尖样瞳孔、去大脑强直、呼吸障碍,多迅速死亡,并可伴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