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动控制原理学生实验: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学生实验: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_第1页
1/14
自动控制原理学生实验: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_第2页
2/14
自动控制原理学生实验: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_第3页
3/14
实验三 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一.实验要求 1.研究表征系统稳定程度的相位裕度 和幅值穿越频率c 对系统的影响。 2.了解和掌握欠阻尼二阶开环系统中的相位裕度 和幅值穿越频率c 的计算。 3.观察和分析欠阻尼二阶开环系统波德图中的相位裕度γ 和幅值穿越频率ω c,与计算值作比对。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用于观察和分析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由于Ⅰ型系统含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在开环时响应曲线是发散的,因此欲获得其开环频率特性时,还是需构建成闭环系统,测试其闭环频率特性,然后通过公式换算,获得其开环频率特性。 自然频率:TiTKn 阻尼比:KTTi21 (3-2-1) 谐振频率:221nr 谐振峰值:2121lg20)(rL (3-2-2) 计算欠阻尼二阶闭环系统中的幅值穿越频率ω c、相位裕度γ : 幅值穿越频率: 24241nc (3-2-3) 相位裕度: 424122arctan)(180c (3-2-4) γ 值越小,Mp%越大,振荡越厉害;γ 值越大,Mp%小,调节时间 ts 越长,因此为使二阶闭环系统不致于振荡太厉害及调节时间太长,一般希望: 30°≤γ ≤70° (3-2-5) 本实验所构成的二阶系统符合式(3-2-5)要求。 被测系统模拟电路图的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实验电路 本实验将数/模转换器(B2)单元作为信号发生器,自动产生的超低频正弦信号的频率从低到高变化(0.5Hz~16Hz),OUT2 输出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 r(t),然后分别测量被测系统的输出信号的开环对数幅值和相位,数据经相关运算后在虚拟示波器中显示。 实验步骤: (1)将数/模转换器(B2)输出OUT2 作为被测系统的输入。 (2)构造模拟电路: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表同笫3.2.2 节《二阶闭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测试》。 (3)运行、观察、记录: ① 将数/模转换器(B2)输出OUT2 作为被测系统的输入,运行LABACT 程序,在界面的自动控制菜单下的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实验项目,选择二阶系统,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实验开始后,实验机将自动产生0.5Hz~16H 等多种频率信号,等待将近十分钟,测试结束后,观察闭环对数幅频、相频曲线和幅相曲线。 ② 待实验机把闭环频率特性测试结束后,再在示波器界面左上角的红色‘开环’或‘闭环’字上双击,将在示波器界面上弹出‘开环/闭环’选择框,点击确定后,示波器界面左上角的红字,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学生实验: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