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和判断”是应对考卷中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即客观试题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则是应对考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即主观试题部分)。 本章重点 1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由盛而衰的表现。 2 、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新产生的两个阶级的特点、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3 、中国人民分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提示 注意比较封建的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 想 为核 心 。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 法 等 级制度。核 心 是宗 族家长 制 . 2 、四 次 次 大的侵略战争及 其 之 后 所签 不 平 等 条 约 第一次 中英 鸦片战争的时 间 和所签 订 的《 江 宁 条 约 》(含 《 南 京 条 约 》 及 其 陆 续 签 订 的《 五 口 通 商 章程 》、《 虎 门 条 约 》),第二 次 鸦片战争期 间 签 订 的《 天 津 条 约 》(与英 法 美 俄 )和《 北 京 条 约 》(与英 法 ),中日 甲午 战争后 签 订 的《 马 关 条 约 》 ,1 9 0 0 年 八 国联 军 侵华战争后 签 订 的《 辛 丑 条 约 》。这 些 都 有划 时 代意义。 3 、第二 次 鸦片战争英 法 联 军 火 烧 圆 明 园 ,1 8 9 4 年 日 本在 中国的旅 顺 大屠 杀 、1 9 0 0 俄 国制造 的“江 东 六十 四 屯 ”惨 案 。 4 、 “教 案 ”的内 涵 :中国人民反对宗 教 侵略而被中外勾 结所镇 压 的事 件 。 5 、通 商 口 岸 :第一次 鸦片战争开 五 口 (广 州 、厦 门 、福 州 、宁 波 、上海 ) ; 第二 次 鸦片战争及 其 后所签 《 北 京 条 约 》 开 天 津 。 6 、广 学 会、《 万 国公 报 》 和李 提摩 泰 ,宣 传 殖 民地奴 化思 想 。 7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 源 :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