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航空运输安全技术 一、航空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一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 1.保障航空安全的基本要素 保障航空安全的基本要素包括优秀的飞行人员、适航的航空器、安全的交通运行和无暴力干扰的运行环境。 2.航空安全管理与航空系统安全理论 航空安全管理沿用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即按照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对航空生产安全进行计划、决策和组织,把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航空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航空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一是制订并监督执行各种条例、规范,一是开展旨在预防安全事故的各种活动。 系统安全是现代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思想。航空系统安全理论,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民用航空系统中影响航空安全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联系与结构,研究安全信息的合理流动与充分利用,安全管理的动态过程及其优化等问题,目的是建设安全的民用航空系统,预防航空事故的发生。 3.空防安全 做好空防工作要从“防、反”两个方面着手,它涉及政府、机场、航空承运人、机组,甚至还关系到旅客的协作配合。 (二 )民用航空运行和管理基础知识 1.民航飞行安全 民航飞行安全,是指航空器在运行中处于一种无危险的状态,也即指民用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由于民用航空器质量和飞行组操纵原因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而造成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伤亡和航空器损坏的事件。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于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的运行范围有不同的界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指航空器从跑道上起飞滑跑开始时起,到航空器在跑道上降落滑跑结束时止的时间内,不出现航空器上的人员伤亡和航空器损坏事件; 第二种是指航空器为了执行飞行任务从停机坪上滑行开始时起,到航空器在停机坪上停止时止的时间内,不出现航空器上的人员伤亡和航空器损坏的事件; 第三种是指航空器为了执行飞行任务从航空器开始启动发动机时起,到航空器结束飞行任务关闭发动机时止的时间内,不出现航空器上的人员伤亡和航空器损坏的事件; 第四种是指航空器为了执行飞行任务从旅客和机组登上航空器时起,到旅客和机组走下航空器时止的时间内,不出现航空器上的人员伤亡和航空器损坏的事件。 2.民用航空的运行控制 民用航空的运用控制实际是指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其核心本质在于:以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控制航空公司中飞机、航班、机组这3 种与运行密切相关的动态资源,使航班在整个...